最新刊期

    2024 63 3

      研究论文

    • 贺一聪,陶贞,梁誉正,欧先交,钟庆祥,吴迪,宋文婕
      2024, 63(3): 1-11.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30005
      摘要:根据遥感影像和实测土壤(选择林地、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等28个样地,采集112个土壤样品)有机碳含量数据,运用Sen氏趋势分析、Hurst指数、偏相关分析和InVEST模型等方法,探究粤东北山地生态系统植被及其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较高,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范围为0.14~0.95,平均值为0.79。2000-2021年全域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差异,除梅州市区外,其他地区NDVI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山地NDVI增加显著,且随海拔先上升后下降。研究区未来植被变化可能存在下降趋势(Hurst指数<0.5);2) 2000-2020年研究区碳储量呈现减少趋势,共计减少1.33 Tg。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林地、草地转化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是研究区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植被变化;碳储量;NDVI;土地利用变化;InVEST模型;山地生态系统   
      52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63006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周萌,梁志鹏,邹天祥,涂俊喜,胡炎凤,沈文杰
      2024, 63(3): 12-20.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3D050
      摘要:土壤有机碳储量是衡量土壤养分和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有关红层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尚少。本文以连州红层区耕地0~20 c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估算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储量并分析其分布特征,计算其土壤固碳潜力。结果显示,2007—2019年间有机碳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有机碳密度从4.624 kg/m2下降至2.668 kg/m2,有机碳储量由1.99×109 kg下降为1.21×109 kg,土壤固碳潜力为9.42×108 kg。连州红层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其农业条件存在灌溉设施薄弱、耕地利用强度高、肥料投入不足和缺少精准施肥等问题,通过改善农田基本设施、减少农田弃耕撂荒、降低土壤的高强度利用、科学合理施用化肥等措施,可提高连州红层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促进连州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有机碳密度;有机碳储量;固碳潜力   
      38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48210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麦杞莹,谭学志,吴欣欣,刘丙军,杨芳,张明珠,温得平,马海青
      2024, 63(3): 21-31.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2D083
      摘要:基于2001—201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28个雨量站逐时实测降水数据,通过计算6个统计指标和研究不同降水事件的出现频率,分别在年、月和日3个尺度上评估了3种降水产品CMORPH、GPM和ERA5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精度。结果发现:① 对比年、月、日3个时间尺度,3种降水产品在月尺度上均表现出与实测降水数据存在高度正线性关系,而在年和日尺度上的相关关系较弱;② 日尺度下3种降水产品汛期的表现均比非汛期差,在干燥月份对降水事件的探测准确度较其他月份低,但误报率却是秋冬季较高,且沿海附近站点的误报率均较内陆站点高;③ 相较之下,GPM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④ CMORPH和GPM对各类型降水事件的估计能力均较好,能较好地反映实测降水数据对不同类型降水事件的贡献。总体而言,3种产品中,GPM最能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降水情况。  
      关键词:降水精度评估;CMORPH;GPM;ERA5;珠江三角洲   
      38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840360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李栋,汪旭,闫一辉,刘建坤,唐昌意,李智文,李智健,常丹
      2024, 63(3): 32-37.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3D003
      摘要:珠海洪湾地区淤泥分布广泛,且具有强度低、变形大、透水性差等特点,其物理力学性质对于工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为探明其工程特性,本研究以现场所取原状淤泥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室内基本物性试验、一维固结试验和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得到了原状试样的工程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现场原状土样天然含水量高,塑性指数较大,渗透系数k为3.68×10-7~5.86×10-7cm/s;压缩系数av=1.269~1.618 MPa-1、压缩模量Es=1.449~1.919 MPa,判定其为高压缩性土;随着土样深度的增加,其压缩系数逐渐减小,压缩模量逐渐增大;该原状土样的抗剪强度较小,黏聚力c=10.10~20.84 kPa,内摩擦角φ=7.28°~12.09°;随着土样深度的增加,其内摩擦角有较小的增长趋势,而黏聚力整体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珠海淤泥;基本物理特性;一维压缩特性;三轴力学特性   
      21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53170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杨巧兰,李平,夏冬,杨永宏,黄照亮,李灵熹
      2024, 63(3): 38-47.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3D038
      摘要:为研究建筑布局对住宅小区风环境的影响,本文以珠海某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地的气候特征,利用PHOENICS软件对有裙楼和没有裙楼两种建筑布局形式进行风环境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对比分析东、南及东北偏北风背景下两种布局形式小区的通风条件和舒适度,结果表明:1) 没有裙楼时,没有大面积建筑阻挡,3个风向下小区风环境均有所改善,风速不均匀性减小,通风条件好、舒适性好的区域的面积和数量均增加,小风速区的面积和数量均减少,通风廊道增加;2) 无论是否有裙楼,当来流风向与建筑间的通道夹角小,建筑对风的阻挡削弱作用小,楼与楼之间更容易形成通风廊道,通风条件较好,当来流风向与建筑间的通道夹角大,建筑的阻挡作用显著,小区的风速明显减弱,且容易出现风速不均匀,通风条件较差;3) 住宅小区风环境受建筑布局和风向共同影响,在规划设计时应参考当地的主导风。  
      关键词:住宅小区;风环境;CFD模拟;舒适度;裙楼;建筑布局   
      40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838022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孙磊,蓝玉峰,梁秀姬,孙弦,聂会文,苏烨康,贺芸萍,王静,夏冬
      2024, 63(3): 48-59.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30043
      摘要:臭氧(O3)已成为影响珠三角(乃至广东)空气质量达标的首要因素。数据驱动的统计模型(较数值模式)虽展现出改进的预报能力,但多数未能解析站点数据(非欧结构)之间的空间依赖性。本文基于珠海市6个环保国控站及其周边气象站监测数据,通过构建时空协同的图卷积记忆网络(GCN-LSTM)开展多站点未来3天逐小时O3质量浓度预报。结果表明:GCN_LSTM在不同预报时效均准确还原了O3的年、季节和昼夜变化特征,但对日变化的预报技巧随预报时效增加下降明显。通过与业务数值模式(GRACEs)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比发现:GCN-LSTM表现最优,其72 h预报时效内RMSE和R均值分别为27.13 μg/m3和0.64,LSTM表现次之(RMSE=28.44 μg/m3;R=0.61),而GRACEs与统计模型存在明显差距(RMSE=40.93 μg/m3;R=0.33)。此外,相较于LSTM,GCN-LSTM全局考虑所有站点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将计算速度提高了71%,而且在不同站点的表现也更为优秀和稳定,同时捕捉秋季O3污染事件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最后,敏感性实验揭示出考虑相关性较高的变量作为预报因子可以提高模型能力。  
      关键词:臭氧;时空预报;机器学习;图卷积记忆网络   
      42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48258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杨涵,孙慧兰,田中平,刘天弋,吴芳,金晓亮
      2024, 63(3): 60-70.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3D041
      摘要:探究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化学计量比及影响因子,对揭示土壤养分状况、维持山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伊犁河谷南部山地沿海拔梯度建立13个样地,以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土壤酸性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强。土壤有机碳与全氮表现出中高山带含量显著高于低山带,而全磷和全钾则表现为低山带含量较高,中高山带含量较低。2) 由于海拔差异,碳氮比表现为中高山带显著高于低山带和高山带;碳磷比表现为中高山带显著高于中低山带;碳钾比表现为中高山带显著高于低山带;氮磷比表现为高山带显著较高,但过渡带与低山带无显著差异;氮钾比表现为高山带显著较高,而中高山带与过渡带无显著差异;不同海拔梯度间磷钾比差异性均不显著。3) 土壤理化指标中影响化学计量比的主导因子为土壤有机碳(62.4%)、全磷(15.9%)、全碳(13.7%);环境因子对土壤化学计量比产生影响的主导因子为土壤年均温(27.1%)、植被指数(11.2%)、海拔(12.3%)、大气年均温(3.4%)。研究结果说明,理化指标对土壤化学计量比具有重要影响,并且进一步验证了海拔仍然是影响化学计量比的主导因子,同时揭示了微环境因子对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深入研究伊犁河谷山地土壤养分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化学计量比;影响因子;土壤养分;伊犁河谷山地   
      27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838029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吴映明,唐以杰,黄更生
      2024, 63(3): 71-79.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3E047
      摘要:鱼类作为红树林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其种间关系的研究报道极少。本研究以分布于广东饶平海山河口区红树林鱼类为例,于2022—2023年对该红树林潮沟鱼类进行春、夏、秋、冬四季的采样调查,计测鱼类物种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种间重叠值,阐明湿地鱼类分布和种间关系对环境因子作用的响应。结果显示:渔获鱼类有14种,隶属6目12科,其中优势种(IRI≥500)6种,常见种(500>IRI≥100)3种,少见种(100>IRI≥10) 2种,偶见种(IRI<10)3种。海山红树林潮沟渔获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0.000~2.428,变化幅度较大,其中,广生态位种(Bij ≥2.0)1种,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生态位种(1.0≤Bij<2.0)2种,为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和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其余11种为窄生态位种(0<Bij<1.0)。海山红树林潮沟鱼类物种之间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为0.000~0.956,变化幅度较大;其中,显著重叠的(重叠值>0.6)有43对,占总对数的47%,重叠有意义的(0.3<重叠值<0.6)有21对,占总对数的23%,两者合计占总对数的70%。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的是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和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nensis),高达0.956;而完全不重叠包括尼罗罗非鱼和鲬(Platycephalus indicus)、中华乌塘鳢和鲬、须鳎(Paraplagusia bilineata)和鲬。BIOENV分析发现与研究区鱼类丰度最为匹配的环境因子组合是水体的水温、盐度、pH和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475,RELATE检验结果显著(R= 0.461,P<0.05),表明这4个环境因子是影响鱼类分布的重要因子。综合而言,饶平海山红树林湿地鱼类时空生态位以窄生态位种为主,不同鱼类之间的时空生态位重叠以显著重叠和重叠有意义的占多数,水体的水温、盐度、pH和叶绿素a含量是影响林区湿地鱼类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  
      关键词:鱼类;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时空生态位;红树林   
      26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28148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袁雪婷,罗丽娟,曾雪兰,张远,栾天罡
      2024, 63(3): 80-87.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007
      摘要:湛江市的海水养殖面积3.7万hm2,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对其进行海水贝藻养殖碳汇核算,为湛江市未来开展渔业碳汇交易,服务国家碳中和需求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实地调查以及实验室分析检测获得湛江市本土贝藻碳汇核算的关键性基础数据,并基于贝藻类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精准评估湛江市海水贝藻养殖碳汇能力。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湛江市海水养殖贝藻碳汇总量(以CO2计)为155 436 t,其中贝类155 359 t,藻类77 t。按照我国目前蓝碳交易市场中CO2交易价格,湛江市贝类和藻类碳汇创造的经济价值为1 648万元。综合贝藻类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方法,湛江市贝类净碳汇为135 176 t,藻类为39 t。由此可见,湛江市具有较高的海水贝藻养殖碳汇能力,能带来可观的减排经济效益,为我国实现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完成“双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蓝碳;碳汇;生命周期评价;双壳贝类;碳足迹   
      17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33301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刘影,彭维,胡双飞,吴灏,董利,苏薇薇
      2024, 63(3): 88-95.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016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化橘红花挥发油成分的动态变化,为化橘红花的综合利用和其挥发油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以现蕾期、花苞期、盛开期和谢花期的化橘红花新鲜样品为材料,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挥发油成分,通过构建“化橘红花-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对挥发油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橘红花挥发油成分以烯类(56.84% ~ 70.19%)和醇类(21.33% ~ 38.34%)物质为主,包括γ-松油烯、D-柠檬烯、芳樟醇、法尼醇、橙花叔醇和β-蒎烯。烯类物质在成花过程中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醇类物质表现出先增多再减少的趋势,盛开期达到峰值。现蕾期、花苞期和盛开期的挥发性物质总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谢花期显著降低。法尼醇、芳樟醇、α-水芹烯、橙花叔醇和香茅醇等挥发性成分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较高。各个花期的化橘红花均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关键词:化橘红花;挥发油;变化趋势;GC-MS;活性分析   
      20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33292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程子睿,赵计辉,董圣焜,王奕仁,何国锋,柳金秋
      2024, 63(3): 96-102.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3E039
      摘要:现代煤化工产业是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煤化工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水率高、脱水性差的煤化工污泥,是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典型难处理固废。煤化工污泥的脱水性受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对其解析将有助于揭示煤化工污泥的束水结构并可为煤化工污泥高效脱水方法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以煤制烯烃污泥及煤制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解析其微生物种群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和低场核磁共振法(LF-NMR,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表征污泥的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煤化工产业选取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同,导致煤化工污泥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两种污泥中的主要菌种;LF-NMR法测得水分分布更为准确,根据污泥中水的结合能可将其划分为结合水、机械结合水以及自由水,污泥中大部分水分(90%以上)为机械结合水;采用能够破坏污泥絮体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脱水方法,可以进一步实现煤化工污泥的高效、深度脱水。  
      关键词:煤化工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高通量测序分析;水分分布;低场核磁   
      18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98655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王世威,范文波,马军勇,杨海梅,任聪哲,李顺顺,刘雨
      2024, 63(3): 103-112.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30012
      摘要:以额敏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信息熵分析方法,选取10个指标对灌区2009—2021年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灌区农业用水的主要驱动因子为衬砌防渗渠道长度、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节水灌溉面积、灌溉水量、农业人口数等6个指标;时间上,2009—2022年额敏灌区用水构成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灌溉用水量分别占农业灌溉用水量的90.25%、3.12%、5.05%、1.58%,农业灌溉用水量于2010—2020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空间上,灌区东北部农业用水以地表水为主,中部与西部地表水和地下水占比基本一致。2009—2022年信息熵值与均衡度在灌区不同地理位置表现为:西部>东北部>中部,东北、中、西部信息熵分别为0.36、0.32、0.56 Nat,东北、中、西部均衡度均值分别为0.26、0.23、0.40。分析成果可为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用水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额敏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主成分分析;信息熵;均衡度   
      16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28156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王凯民,顾雄,杨冲福,邓娜,叶艳青,周强,马钰璐
      2024, 63(3): 113-118.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30027
      摘要:采用含N刚性配体4,4'-联吡啶(bpy)与两性离子配体4-羧基-1-(3-羧基苄基)吡啶-1-氯化物(H2LCl)混合的模式,利用液相扩散法,在室温下与Cd2+自组装构筑了一例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d2.5(L)2(bpy)2Cl(NO3)(H2O)3]·(NO3)·2H2O}。通过单晶X衍射、Hirshfeld表面与二维指纹图、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及固体荧光对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配合物为[Cd(bpy)2]对称棒状单元与两条平行环链结构组成的一维梯子形链。借助丰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π···π堆积、O—H···O及C—H···O氢键)配合物的梯子形链平行互穿,相互堆积,最终形成稳定的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由于d10金属离子的存在,配合物在425~466 nm波长范围内显示出与配体H2LCl相似但强度增强的浅绿色荧光,CIE色坐标为(0.287 0, 0.334 6)。  
      关键词:配合物;晶体结构;液相扩散;分子间相互作用;固体荧光   
      17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838032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马明明,崔淑慧
      2024, 63(3): 119-127.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3C010
      摘要:采用清洁简便的多扫循环伏安法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利用X射线衍射仪与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合成的中间产物二水磷酸氢钙(DCPD)、最终产物HAP的晶面结构与官能团。扫描电镜显示HAP的表面形貌呈现分散性较好的棒状结构。同时,以水中F-为吸附对象,研究了水中条件参数如pH、温度、阴离子含量等对所合成HAP吸附F-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6的范围内,HAP对F-的吸附量随pH升高逐渐增大,并在pH为6时达到最大;pH在6~10的范围内,HAP对F-的吸附量随pH升高逐渐下降。水中可能共存的阴离子如Cl-、NO3-SO42-、CO32-,不干扰HAP对F-的吸附。在15~55 ℃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HAP吸附容量增加,并在55 ℃时达到8.36 mg/g的最大吸附量,高于文献中同类材料的吸附量;经过4次吸附-脱附试验,HAP对模拟废水中F-的去除效果依然符合国家标准。此外,HAP对F-的吸附是一熵增、吸热的自发过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Dubinin-Radushkevich两种吸附等温模型,并遵循颗粒内扩散的动力学反应机制。  
      关键词:二水磷酸氢钙;羟基磷灰石;多扫循环伏安法;氟离子;去除率   
      17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28162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徐堂煊,杨磊,傅丽君,邹汉勋,黎承昊,杨月珠
      2024, 63(3): 128-136.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017
      摘要: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也由于农药分子的结构稳定性与高毒性作用,使其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本研究采用简便快捷的室温合成方法制备了高荧光效率的IRMOF-3,将其应用于有毒新烟碱类杀虫剂——烯啶虫胺(NIT,nitenpyram)的荧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IRMOF-3为纯相晶体材料,具有在427 nm稳定的光致发光性质。IRMOF-3的蓝色荧光可被水环境中的NIT快速淬灭,在诸多干扰物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和强抗干扰能力。以此建立的荧光分析方法在0~38 μmol/L的NIT浓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相关性,检测限(LOD)低至0.35 μmol/L,加标回收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回收率(95.16% ~ 106.51%)且相对标准偏差(RSD) ≤ 6.68%。对多种表征结果的分析说明荧光检测机理主要为NIT对于激发光的能量竞争吸收,而电子转移所导致的荧光淬灭也是IRMOF-3对NIT的荧光检测机理之一。综上所述,基于荧光分析法IRMOF-3实现了对水环境中NIT的高灵敏度含量检测,为未来NIT类水环境污染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IRMOF-3;烯啶虫胺;荧光检测;能量竞争吸收;电子转移   
      1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33295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鲜亮,田小霞,马婧,李伟
      2024, 63(3): 137-146.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30041
      摘要:以乙二醇(EG)为还原剂,通过波长为395 nm近紫外光和450、650 nm的可见光照射C60及K2[PtCl4]混合液,制备了超细铂纳米颗粒(Pt/C60-E)。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表征手段对Pt/C60催化剂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铂纳米颗粒在C60表面分散良好,平均粒径约为2.6 nm。在催化p-NP还原实验中,在近紫外光(395 nm)照射下所制备催化剂(Pt/C60-E3)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速率常数k=0.12 min-1。在催化剂循环实验中,多次循环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实验证明光化学法对前驱体铂催化剂制备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超细铂纳米颗粒;富勒烯;光化学法;降解p-硝基苯酚   
      24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33298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赖丞,郑泽昌,陈衍茂
      2024, 63(3): 147-153.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30002
      摘要:采用一种时域平衡描述函数法(DFBT),高效求解含非线性能量阱(NES)的二元机翼颤振系统。该方法采用一组用于描述周期运动的基函数,在时域上将动力学方程离散并逐点列出平衡方程,以此求解出基函数的谐波系数。通过离散得到的逐点平衡方程提供超定代数方程组,结合最小值优化使得迭代容易收敛,从而实现谐波系数的求解。该方法无需对周期响应进行频繁的时频域转换,提高了计算效率。求解结果与数值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由于DFBT结果具有半解析形式,可以得到颤振系统的非稳定解,获得了完整的亚临界分岔图。因此,DFBT适用于复杂非线性多自由度颤振系统的稳态响应求解。  
      关键词:非线性颤振系统;极限环;非线性能量阱;半解析方法   
      1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836861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黄智豪,巫宇森,秦保家,朱洁,阮菊俊
      2024, 63(3): 154-162.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039
      摘要:在氮气氛围下,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时退役Cu(InGa)Se2光伏层压件封装材料的气态产物组成及各组分的生成行为。以节能降碳为控温依据,选取467 ℃为目标热解温度,并以438 oC和497 ℃为对照温度,进行建模分析和模型验证。通过热-流复合物理场模拟,优化调整后的实际目标、对照热解温度为490、465和525 ℃。可以发现,将目标热解温度467 ℃调整至490 ℃后可将平均温度误差由57.18 ℃减小至5.76 ℃,下降约89.93%。在490、465和525 ℃温度下,当热解温度进入200 ℃以上的高温区间时,平均误差分别仅为3.62、4.72和3.29 ℃。这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在高温区间内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指示作用。  
      关键词:退役Cu(InGa)Se2光伏层压件;封装材料;热解;节能降碳   
      19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60019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乔海青,鲍四元,沈峰
      2024, 63(3): 163-171.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30003
      摘要:为了提高平面问题的求解精度,基于勒让德正交函数族引入泡状函数来增强映射关系的思想,构造Q8_Legendre单元。针对单元的位移场中含有泡状函数导致单元刚度矩阵规模变大的问题,在得到单元刚度矩阵后附加自由度凝聚,以减小整体刚度矩阵规模、节省计算机内存空间。算例表明,随着泡状函数项数的不断增加,Q8_Legendre单元能够通过分片试验,使得单元的位移精度得到改善,而应力精度保持相当。当出现畸变网格时,Q8_Legendre单元表现出抗畸变的性能,且不会出现闭锁现象。  
      关键词:平面问题;泡状函数;位移修正模型;高斯积分;抗畸变   
      18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837048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刘颖,刘立汉
      2024, 63(3): 172-178.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23A046
      摘要:利用分解法研究Neumann边界条件下障碍物反散射问题和腔体反散射问题. 该方法利用近场测量数据可以同时处理障碍物反散射问题和腔体反散射问题,而不需要对测量面和散射体之间的距离做任何渐近假设. 首先给出两个反散射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及利用双层势能算子的跳跃关系和格林公式给出双层势能算子的相关估计结果. 其次通过定义算子分别研究障碍物和腔体近场算子的分解情况. 最后构造障碍物和腔体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成像函数.  
      关键词:反散射;近场测量;分解法   
      28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116285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