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English Version 维普资讯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网络首发 刊期浏览 栏目浏览

    2017 56 6

      论文

    • 郭小飞,王岳军,刘汇川,张玉芝
      2017, 56(6): 1-14.
      摘要:红河-哀牢山构造带发育了广泛的、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紧密相关的新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出露于云南哀牢山变质带中段的两个花岗岩样品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6.2±0.5 Ma和26.8±0.5 Ma,说明哀牢山变质带并不全是扬子板块结晶基底的下元古界,也存在新生代岩浆岩。花岗岩锆石 εHf(t) 分别为+0.3~+6.9和-9.8~-0.7,平均为+3.4和-4.3,其二阶段模式年龄 TDM2分别为526~853 Ma和903~1 355 Ma。低 εHf(t) 花岗岩源岩可能是元古宙哀牢山群变质杂砂岩,高 εHf(t) 花岗岩源自软流圈地幔热源加热诱发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晚渐新世红河剪切带剪切作用切穿了岩石圈地幔;渐新世印支地块两侧的高黎贡山和哀牢山走滑剪切系统肢解了东南亚不同的块体,为印支地块向东南方向的挤出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哀牢山构造带;花岗质岩石;锆石年龄;Hf同位素;走滑剪切;挤出效应   
      320
      |
      32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16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李中森,汤连生,桑海涛
      2017, 56(6): 15-21.
      摘要:采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ray μ-CT)对花岗岩残积土三维微观结构进行重构并在以下方面取得新进展:① 通过在试样液相中添加显影物质(CsCl),成功获取土中水分形态及空间分布;② 利用X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衰减率差异,进一步区分固体颗粒中高岭石与石英并确定各自空间分布;③ 通过三维重构图像,对颗粒空间接触关系进行初步概化与分类,同时对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非饱和土力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做了前瞻。这些初步探索将有助于对土体三维真实结构的全面认识,促进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岩土/地质工程领域的新开拓。  
      关键词:花岗岩残积土;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微观结构重构;水分形态;颗粒接触关系   
      418
      |
      5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06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王佳雯,廖威林,王大刚,陈晓宏
      2017, 56(6): 22-30.
      摘要:中国极端降水与温度关系存在明显季节、区域差异,研究极端降水与温度的相关关系,可为中国极端气候预测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中国757个气象站点日温资料及降水资料,以90%为极端降水阈值,通过数理统计方法,从季节、经纬度角度研究发现:①中国大陆地区全年极端降水与温度关系增长率符合 Clausius - Clapeyron(C-C)关系,不同区域不同季节适用性不同;②季节上,温度上升 P90d-T 关系变化率增大,夏季最高;③中国大陆地区100°-110°E区域内超C-C关系的气象站点比重最大,P90d-T 关系变化率最高,均由此向东西两侧递减,东侧递减更快,中低纬地区 P90d-T 关系变化率高,中高纬低;④受季风影响大的区域,极端降水与温度关系随季节变化也大,尤其以西南地区变幅最高;⑤大陆性气候越明显的地区,超C-C关系的站点更多,C-C关系在该区域的适用性越差。  
      关键词:极端降水;温度;相关性;中国大陆   
      375
      |
      80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057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张文桐,庞奖励,周亚利,黄春长,查小春,王学佳,王海燕
      2017, 56(6): 31-37.
      摘要:对汉江上游弥陀寺发现的完整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烧失量和 w(Rb)/w(Sr) 等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弥陀寺剖面自下而上具有马兰黄土(L1)→过渡层黄土(Lt)→古土壤层(S0)→近代黄土(L0)→表土层(TS)地层序列,记录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层单元之间风化成壤差异显著,古土壤层(S0)的风化成壤强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层,马兰黄土(Lt)的风化成壤强度最弱。剖面风化成壤强度的变化揭示了自马兰黄土堆积以来记录的气候变化,马兰黄土形成时期气候干燥寒冷,过渡层黄土的存在则说明气候由干冷向暖湿转变,古土壤层形成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近代黄土形成时期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变。此外,弥陀寺剖面还记录了在全新世大暖期期间的一次气候变冷事件,结合光释光(OSL)测年数据,确定此事件发生于6.48 ka BP左右。  
      关键词:风化成壤;气候变化;黄土-古土壤;汉江上游   
      213
      |
      27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14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赵芮芮,殷淑燕,王水霞
      2017, 56(6): 38-47.
      摘要:利用华北平原53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趋势特征指数、MK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华北平原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 二十四节气气温呈现出准正态单峰型特点,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节气是大暑(30.4 ℃),最低的节气是大寒(-7.5 ℃)。清明和立冬节气前后气温波动最大。二十四节气中所有节气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型节气增温最为显著。② 春季型节气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增温,夏季型节气和秋季型节气多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出现降温,90年代之后增温。冬季型节气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降温明显,90年代之后气温明显升高。③ 惊蛰(0.459 ℃/10 a)和清明(0.43 ℃/10 a)气温呈显著升温趋势,并在1998年发生转暖突变。小满(0.12 ℃/10 a)气温表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54 a来未发生明显突变。芒种(0.16 ℃/10 a)平均气温也呈上升趋势,并在1998年气温发生了转暖突变。④ 54 a来,华北平原惊蛰、清明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最高温和最低温均出现在信阳和张北。小满和芒种的平均气温均呈现出中部和南部高、东部和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最高温和最低温均出现在济南和泰山。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突变检验;空间差异;华北平原   
      533
      |
      174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14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邵少霞,冯兆永,卫雪梅
      2017, 56(6): 48-54.
      摘要:研究一个高压氧治疗对慢性伤口愈合问题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描述氧扩散浓度的非线性二阶抛物型方程、关于毛细管尖端密度的非线性一阶双曲型方程以及一个描述血管密度的常微分方程。通过应用双曲方程的特征理论、Lp估计、Holder估计以及Banach不动点定理证明了这个问题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慢性伤口;局部解;整体解;存在唯一性   
      247
      |
      28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134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王晶晶,贾云锋
      2017, 56(6): 55-59.
      摘要:讨论了一类新型的具有交叉扩散项的捕食-食饵模型非常数正解的存在性。首先,给出了正解的先验估计;其次,利用度理论得到非常数正解的存在性。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交叉扩散系数,当捕食者与食饵的增长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两物种可以共存。  
      关键词:捕食-食饵模型;交叉扩散;先验估计;度理论;共存性   
      422
      |
      4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03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张明军,杨思华,姚兵
      2017, 56(6): 60-63.
      摘要:将多个具有集有序 Felicitous 性质的树上的点与一棵集有序优美树上的点重合,构造出一棵较大的复合树, 经研究计算, 该复合树具有集有序 Felicitous 性质。  
      关键词:复合树;集有序 Felicitous 标号;集有序优美标号   
      287
      |
      3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02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许江海,赵易
      2017, 56(6): 64-67.
      摘要:在选取三角函数结点组的情况下,研究了Newman-α型有理算子逼近一类非光滑函数的收敛速度,给出了在该结点组下的有理函数的确切逼近阶,并得到了该结果优于结点组取作第一、二类Chebyshev结点组、等距结点组的有理插值等情形时的结论。  
      关键词:有理插值;Newman-α型有理算子;逼近阶   
      261
      |
      2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92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成立花
      2017, 56(6): 68-71.
      摘要:首先整合资源,给出Banach空间一类混合型泛函方程的等价性证明,其次利用不动点的择一性逐步分类地研究了Banach空间中混合型泛函方程的稳定性问题,得到较为精确的上界。  
      关键词:混合型泛函方程;广义Hyers-Ulam-Rassias稳定性;不动点的择一性   
      226
      |
      24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02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纪荣林,周津名
      2017, 56(6): 72-75.
      摘要:在非线性数学期望的公理化框架下,从凸期望和凹期望之间的Sandwich定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带控制条件的凸期望集合的极小元问题,建立了一类带单边或双边控制条件的凸期望集合的极小元的论断与Sandwich定理之间的等价关系。  
      关键词:非线性数学期望;凸期望;Sandwich定理;极小元   
      357
      |
      3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91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王丹丹,钟惠湘,轩留洋,马双双,李燕,蒋乐伦,蒋庆
      2017, 56(6): 76-82.
      摘要:为模拟体内三维微环境,比较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ADSCs)在二维与三维取向纤维膜的增殖速率,通过改进静电纺丝收集装置,制备三维聚己内酯(poly caprolactone, PCL)取向电纺纤维。缠绕在毛细管(直径300 μm)的电纺纤维取向性优良,纤维直径300~400 nm。将ADSCs种于经表面改性的电纺纤维上,黏附良好。在取向纤维膜上,细胞均沿纤维取向方向铺展。与2D纤维膜相比,细胞在3D纤维模型支架上增殖速率较快,表明3D纤维支架在组织工程应用中更有优势。  
      关键词:三维取向纤维;静电纺丝;脂肪干细胞;骨组织工程   
      238
      |
      46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000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施有志,葛修润,李秀芳,林树枝
      2017, 56(6): 83-93.
      摘要:以厦门地铁一号线某深基坑的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有限元方法,对基坑施工对邻近管线影响规律进行参数分析;结合规范中的变形控制标准,划分了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影响分区。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管线距基坑的水平距离,管线埋深对最大沉降量的影响更大;管线最大变形与坑外地层变形有较大的相关性,管-土之间的刚度对土体位移的限制作用有限;管线轴力随其距基坑的水平距离的减小而有所增大;管线轴线刚度越大,截面积越大,产生的轴力也越大。综合考虑基坑外管线的水平距离和埋深,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的影响可划分为主要影响区(Ⅰ)、次要影响区(Ⅱ)、一般影响区(Ⅲ)和微弱影响区(Ⅳ)。  
      关键词:小应变刚度模型(HSS);地铁工程;深基坑;管线;数值模拟;影响分区   
      296
      |
      37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89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郭鸿,骆亚生,胡连信,王鹏程
      2017, 56(6): 94-99.
      摘要:在岩土工程中,有许多问题可归纳为平面应变问题,对其长期稳定性的研究采用平面蠕变试验更符合实际情况。采用改造的平面蠕变仪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固结蠕变试验,发现:在大剪应力、高含水率以及低固结压力条件下黄土平面蠕变量较大;基于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黄土平面蠕变的模型公式。与SinghMitchell和Mesri模型的对比表明:该模型具有精度高、参数少且易获得等优点,能较好地模拟黄土平面应变状态下的蠕变特性。  
      关键词:黄土;平面蠕变;蠕变模型   
      243
      |
      26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891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阮文,宋红莲,伍冬兰,罗文浪,余晓光,谢安东
      2017, 56(6): 100-104.
      摘要: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理论, 对Si5及Li原子修饰的Si5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及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5团簇最低能量构型为笼型结构, 纯笼型Si5团簇不能有效地吸附氢分子; Li原子的修饰可以显著改善其储氢能力,在两个Li原子端位修饰Si5笼型团簇体系中, 其氢分子的平均吸附能为7.259~11.330 kJ/mol, 每个Li原子周围可以有效吸附5个氢分子, 储氢质量分数达11.554%。 因此,Li修饰Si5笼型团簇体系有望成为理想的储氢材料。  
      关键词:Li2Si5笼型团簇;密度泛函理论(DFT);电子性质;吸附能;储氢性能   
      221
      |
      2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84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尹智毅,张艾迪,林楷钊,吕中荣
      2017, 56(6): 105-110.
      摘要:基于宇宙大爆炸理论提出的大爆炸算法是一种高效的群智能优化算法,但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的改进大爆炸算法,通过改进原算法的爆炸半径缩减形式、随机候选解的选取以及边界处理,能有效改善该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运用改进的大爆炸算法,以频率和模态为物理量构造损伤识别问题的目标函数,对简支梁的局部损伤进行了识别。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准确地识别结构损伤,特别是能有效识别局部小损伤,并具有对模拟测量噪声不敏感的优点。  
      关键词:群智能;大爆炸算法;结构损伤识别;频域   
      266
      |
      3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98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李美,章自寿,麦堪成
      2017, 56(6): 111-115.
      摘要:采用负载型β-成核剂制备了β-成核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比研究了纯PPR和β-PPR等温结晶行为和熔融特性,采用Avrami方法描述了PPR和β-PPR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负载型β-成核剂加入明显提高PPR结晶速率,缩短结晶时间;且等温结晶行为受结晶温度影响小,主要形成β-晶,在低温等温结晶,有利于β-PPR形成。  
      关键词:无规共聚聚丙烯;β-成核剂;等温结晶动力学   
      260
      |
      4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97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刘健,侯冬伟,曾燊正,钟志伟,高杰锋,翁少萍,方伟,张志,何建国,黄志坚
      2017, 56(6): 116-122.
      摘要:凡纳滨对虾是全球主要养殖对虾品种,近年来肝胰腺坏死综合症(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 HPNS)造成的损失严重,HPNS的发生与水体理化因子和条件致病菌有一定的相关性。2015年,选取广东省电白地区1个凡纳滨对虾养殖场43个虾塘进行氨氮、亚硝氮、硝氮的监测。结果显示:对虾养殖第1-22天内,氨氮质量浓度在0.01~0.30 mg·L-1的范围内波动,而亚硝氮低于0.01 mg·L-1硝氮在0.01~0.60 mg·L-1的范围内波动,氨氮与硝氮的变化趋势相似。养殖第22-72天期间内,氨氮质量浓度波动幅度增大,处于0.30~1.50 mg·L-1有逐步升高趋势;亚硝氮和硝氮质量浓度同步缓慢升高,在0.01~0.80 mg·L-1之间波动,处于平稳升高状态。养殖第72天后,三氮均处于0.60~1.50 mg·L-1的高水平波动状态,且质量浓度不断升高。从氨氮和亚硝氮两者波动和升高趋势来说,氨氮大幅波动变化比亚硝氮提前大约26 d。在养殖过程中选取5个塘分别检测肥水和添加沸石粉前后的氨氮变化,施用肥料1 d后氨氮平均降低19.50%,2 d后降低37.54%;施用沸石粉后在4 d内氨氮分别平均降低47.62%,23.34%,60.73%和76.58%。对5个塘投料量和水体三氮平均值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投料量与水体氨氮、亚硝氮和硝氮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果表明,氨氮是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中期和晚期(约第20-95天)的限制性因子,且在养殖中期受气候等因子影响波动大,表现出剧烈的震荡特征,成为养殖环境容纳量主要限制因子;亚硝氮是养殖中期尤其晚期的限制性因子。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氨氮;亚硝氮;硝氮   
      367
      |
      44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935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唐清,朱晓枭,郑玉莹,关敏怡,彭维,苏薇薇
      2017, 56(6): 123-127.
      摘要:采用HPLC构建测定补肺活血胶囊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毛蕊异黄酮的方法。以Hitachi High-Tech C18(5 μm,4.6 mm×250 mm)为色谱柱,以乙腈-φ=02%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色谱柱温度为25 ℃,流速为0.8 mL/min。经方法学验证,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分别在0.022 5~0.901 8 μg (R2=1)、0.007 5~0.299 0 μg (R2=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二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7% (RSD=3.46%)、90.04% (RSD=3.25%)。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补肺活血胶囊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毛蕊异黄酮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补肺活血胶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测定   
      284
      |
      28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97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吴万征,苏薇薇,王永刚,彭维,吴忠,李沛波
      2017, 56(6): 128-133.
      摘要:为观察麦冬寡糖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将4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盐酸二甲双胍组,麦冬寡糖低、中、高剂量组,另设野生型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溶媒,连续8周。8周给药结束后,称量小鼠体质量,测定24 h尿蛋白量、24 h尿白蛋白量;给药4周、8周后,分别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FBG),并于给药8周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最后,取小鼠血清,检测糖化血清蛋白(GS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结果显示,麦冬寡糖能显著减轻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体质量,降低空腹血糖值,减少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的曲线下面积并降低GSP含量;麦冬寡糖也能抑制24 h尿蛋白量、24 h尿白蛋白量、BUN和Scr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血清TG、TC、HDL-C和LDL-C含量。综上所述,麦冬寡糖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表现的肥胖、高血糖症、血脂异常、肾损伤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麦冬寡糖;2型糖尿病;db/db小鼠;降血糖作用   
      310
      |
      39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832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尹美娴,胡春林,魏红艳,廖晓星,李恒杰,杨焰,李慧,荆小莉,李浩明
      2017, 56(6): 134-140.
      摘要:为探讨亚低温对氧糖剥夺/复氧后原代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运用原代神经元培养及OGD/R模型构建,CCK8测定细胞活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 Westernblot检测Sirt1、Foxo1、Rab7、Beclin1、LC3及p53等蛋白的表达,以及转染mRFP-GFP-LC3自噬双标腺病毒检测神经元自噬流等方法,成功培养原代神经元及构建OGD/R模型。结果发现OGD/R后Sirt1、P-Foxo1、Rab7、Beclin1、LC3b/LC3a表达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少,12 h更明显,与R6 h组相比,P<0.05,而 p53增加,P<0.05;OGD3 h/R12 h,亚低温组Sirt1、P-Foxo1、Rab7、Beclin1 及 LC3b/LC3a表达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而 p53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R6 h亚低温组,神经元凋亡率为20%±6.7%,低于常温组的56.8%±7.6%,P<0.05。mRFP-GFP-LC3 自噬双标观察法显示亚低温组自噬溶酶体明显增多,P<0.05。实验显示原代神经元OGD/R后亚低温干预可以上调Sirt1的活性,增加Foxo1、Rab7 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LC3a的表达,同时抑制p53,促进神经元自噬,减少凋亡。  
      关键词:亚低温;Sirt1;神经元细胞   
      310
      |
      43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86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曹宇,尚保珍,冉光梅,赵燕群,李灿,张润志
      2017, 56(6): 141-146.
      摘要: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是一种亚洲地区广泛分布的重要栖花害虫。研究了其在玫瑰、郁金香、康乃馨和百合等4种花卉寄主上的生长发育、存活及产卵差异,以期为探讨黄胸蓟马对不同寄主的为害差异及机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黄胸蓟马在玫瑰上发育最快,其完成一代需要10.07 d;在百合上发育最慢,完成一代需11.22 d。黄胸蓟马的世代存活率在郁金香上最高(0.76),在康乃馨上最低(0.64)。不同短时产卵处理表明,黄胸蓟马最喜好在郁金香上产卵,最不喜好在百合上产卵。因此,根据黄胸蓟马的生长发育、存活及产卵表现,4种寄主中,郁金香是黄胸蓟马的最适宜寄主,百合是其最不适宜寄主。  
      关键词:黄胸蓟马 Thrips hawaiiensis;花卉寄主;生长发育;存活;产卵   
      274
      |
      32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950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柯野,朱艳媚,余国兴,叶杰洲,刘玉萍,刘圆圆,朱永丽
      2017, 56(6): 147-152.
      摘要:从羽毛废弃物堆的土壤中采集样品,通过富集培养、初筛和复筛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羽毛的DJ菌株;对该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初步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J。该菌株在32 ℃摇床培养10 d后,对天然羽毛的降解率高达50%,且羽毛水解产物中含有多种自由氨基酸。该菌株产生的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 ℃,最适反应pH为10.0;对羽毛的降解能力高于商品化的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疏水性或亲水性的自然底物也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以上结果表明:DJ菌株及其产生的蛋白酶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羽毛降解菌株;分离鉴定;酶学性质   
      275
      |
      46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59947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