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0 49 4

      研究论文

    • 黎,夏,李,丹,刘小平,劳春华,张亦汉,何晋强,黄康宁
      2010, 49(4): 1-5.
      摘要:在提出的地理模拟优化系统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整合的软件系统GeoSOS,以解决地理信息系统〖DK〗(GIS〖DK〗)目前在对过程分析存在功能不足的难题。作为GIS的重要扩展,该系统由3个重要模块组成:地理元胞自动机〖DK〗(CA〖DK〗)、多智能体系统〖DK〗(MAS〖DK〗)和生物智能〖DK〗(SI〖DK〗)。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块包含了常用的CA模型,包括MCECA, LogisticCA, ANNCA, Decisiontree CA等,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选择最佳模拟模型的方便环境。GeoSOS能根据训练数据,自动获取最佳的模型参数。该系统还将MAS和SI引进模型中,提高了对复杂地理过程进行分析的能力。另一特色是具备了将模拟和优化耦合的能力,由此能大大改善模拟优化的结果,为复杂的资源环境模拟和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过程分析工具。  
      关键词:地理模拟优化系统;地理元胞自动机;多智能体系统;生物智能;耦合   
      1764
      |
      18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42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张留伟,徐远通
      2010, 49(4): 6-10.
      摘要:研究了一类广义非线性Duffing方程概周期解的存在性。通过Lyapunov函数建立辅助线性方程的指数型二分性,在此基础上,选取适当的函数空间,利用不动点定理,得到广义非线性Duffing有界解的存在性,再次利用Lyapunov函数,得到其概周期解的存在性和模包含关系。  
      关键词:Duffing方程;概周期;指数型二分性;Lyapunov函数   
      1351
      |
      1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35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许铀,熊会元,宗志坚
      2010, 49(4): 11-15.
      摘要:针对提高线结构光测量系统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标定后的标定点计算坐标值和实际坐标值之间的残差,利用插值的方法建立相机每个像素点所对应的物点残差数据库,在测量过程中根据残差数据库计算每个亚象素测量点的残差,从而实现对测量结果的误差补偿。实验通过对Tsai算法和多项式拟合算法两种模型的测量结果运用该补偿方法进行了修正和比较,表明本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线结构光测量系统的精度、满足精密测量的要求,并且适用于多种标定方式。  
      关键词:残差修正;插值;Tsai标定;多项式拟合   
      1403
      |
      20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48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赵玉中,郭继峰
      2010, 49(4): 16-20.
      摘要:引入单参数λ,β函数及Taylor级数,建立了一个新HardyHilbert积分不等式,给出两种不同的最佳推广,并证明其常数因子为最佳值。作为应用, 考虑了相应的等价形式。  
      关键词:Hilbert不等式;β函数;Taylor级数   
      1254
      |
      12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0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高玉洁,
      2010, 49(4): 21-25.
      摘要:无限无边界的单连通复形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双曲型和抛物型,其对应的圆填充分别填满双曲平面和欧式平面。主要讨论无限有边界的单连通复形K的情形,证明了在双曲平面内存在一个关于K的单叶圆填充P,在P中与K的边界顶点对应的圆是极限圆;这个圆填充P在允许其极限圆与单位圆周存在空隙的意义下是完备的;并且P对于单位圆盘D的Mbius 变换来说是唯一的。  
      关键词:圆填充;无限复形;基本二分法   
      1422
      |
      14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1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杨,静,朱庆勇,谢铭慧
      2010, 49(4): 26-29.
      摘要:考虑双电层效应对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的影响,根据双电层的PoissonBoltzmann方程和液体运动的NavierStokes方程建立模拟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数值计算了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过程中温度和电解液体积百分比的分布。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过程,也显示出双电层效应对多孔纤维材料热湿传递过程存在影响。  
      关键词:双电层;透湿性能;多孔纤维材料   
      1311
      |
      12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478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苏志图,李,晖,马建峰
      2010, 49(4): 30-32.
      摘要:在构造适用于双线性对的椭圆曲线的方法中,通常将椭圆曲线的参数表示成有理多项式,为有效地生成椭圆曲线,要求复乘方程的次数应小于3。通过将椭圆曲线参数看作数域元素,提出了一种构造合适的有理多项式的方法,使得复乘方程的次数小于3。给出一些例子,特别给出了嵌入次数为8的例子,一般认为嵌入次数为8时,次数小于3的复乘方程不存在。  
      关键词:双线性对;多项式;椭圆曲线;数域   
      1483
      |
      12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53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章学军,黄伟江,,,罗,恩
      2010, 49(4): 33-37.
      摘要:根据古典阴阳互补和现代对偶互补的基本思想,首次建立了线性阻尼情况下深梁动力学的相空间非传统Hamilton型变分原理。这种变分原理不仅能反映此类动力学初值—边值问题的全部特征,而且它的欧拉方程具有辛结构的特征。基于该变分原理,提出一种称为辛空间有限元—时间子域法的辛算法。这种新方法是由空间域采用有限元法与时间子域采用Lagrange插值多项式插值的时间子域法相结合而成。用这种辛算法分析了4种支承条件下深梁的动力响应问题。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的稳定性、收敛性、计算精度和效率都明显高于国际上常用的Wilson-θ法和Newmark-β法。  
      关键词:相空间;非传统Hamilton型变分原理;初值—边值问题;辛算法;动力响应   
      1492
      |
      1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3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王泽辉
      2010, 49(4): 38-42.
      摘要:为了适合多媒体信息量庞大、存在数据冗余的特点,实施可证明安全、高效率的加密解密,使用了数论、近世代数、矩阵变换、算法分析等工具,对高维随机矩阵置乱变换的精确周期进行了研究。将实数域上线性代数的若干结果,推广到模素数有限域上,得到一类整数矩阵及其相关同余方程组之解的若干新性质;在此基础上将用于置乱的矩阵由2维扩展到任意高维,给出广泛一类高维随机整数矩阵A决定的置乱变换,在任意素数幂N=pr模数下,其周期T(A,N)的精确表达式,给出求精确周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结论可用于 建立新型数字多媒体密码体制和信息隐藏体制,扩大其密钥空间,增加其安全性 。  
      关键词:随机矩阵置乱变换;周期性;模素数有限域;数字多媒体加密;快速算法   
      1376
      |
      16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4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王员根,梁,凡,肖明明,
      2010, 49(4): 43-48.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彩色图像DC系数的自适应水印算法。该算法通过简单地分析DCT块的两个AC系数将像素块分类成平滑块、边缘块和纹理块,然后根据像素块的类型自适应设置水印的嵌入强度。并利用图像亚采样得到的4个子图像间的高度相关性,将1比特水印嵌入在4个子图像块中由密钥控制的两个块的DC系数上,获得了分散水印能量与增加安全性的目的,而水印能直接在像素域中进行盲提取。同时嵌水印在YIQ模型的Y分量和RGB的B分量上,并进行了两者的性能比较与分析。大量实验表明,提出的水印算法取得了很高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Y分量水印的性能优于B分量的。  
      关键词:彩色图像水印;自适应嵌入;DC系数;分类   
      1506
      |
      16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301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柳,薇
      2010, 49(4): 49-52.
      摘要:图像的压缩编码是存储、处理和传输大容量的图像信息的基础,提高图像的压缩效率一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目前成熟的做法都是在变换域进行。在研究图像的多小波变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传输的图像编码方法:基于CL多小波变换的图像精细可分级编码。实验结果表明,该编码方法是对多小波应用于图像编码很有价值的研究。  
      关键词:多小波变换;图像编码;CL多小波   
      1255
      |
      15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390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郑吉妮,秦家银,刘梁杰
      2010, 49(4): 53-57.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公平性、适用于多用户传多业务的OFDMA移动通信系统的资源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跨层设计方案,综合考虑MAC层业务的QoS要求和物理层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自适应资源调度,以实现提高系统容量和保证用户公平性之间的折中与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未采用业务分集的方案,该文所提算法能够显著的提高系统容量;同时,相对于已有的基于容量最大化的算法,所提算法在保证用户公平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OFDMA;资源调度;业务分集;用户公平性   
      1420
      |
      1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33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杨放琼,谭,青,彭高明
      2010, 49(4): 58-62.
      摘要:通过对海底集矿机作业特点及作业环境分析可知,采用传统势场法避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为局部极小问题,由此提出了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改进算法。重新定义势函数,对斥力函数作了改进,建立了履带式集矿机的运动学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海底不确定环境下集矿机的实时避障。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避障算法能够使机器人逃离局部极小,顺利避障并到达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行性。该研究对于海底采矿及水下机器人的避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集矿机;人工势场法;避障   
      1416
      |
      13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48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杨晚生,,郭开华
      2010, 49(4): 63-66.
      摘要: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产品成本是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的流成本的定价方式对产品的成本确定有较大的影响。在建立了微型燃气轮机关联矩阵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成本定价原则和能级分析定价原则分别计算了系统在充分补燃和完全不补燃情况下的的产品成本,定量地分析了两种不同定价方式对系统产品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冷热电联供系统;产品;成本;价格   
      1398
      |
      1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5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胡,勇,扶,陈旭东
      2010, 49(4): 67-70.
      摘要:应用共振光散射光谱(RLS)、荧光光谱,并结合红外光谱,探讨了羧甲基纤维素(CMC)与聚乳酸(PLA)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MC和PLA可以通过相互作用的氢键而形成稳定的分子间复合物(IPCs)。基于RLS技术详细讨论了CMC与PLA的质量比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别地,通过分析体系RLS 信号强度的变化趋势,直观考察了CMC与PLC在溶液中相互作用过程。同时,基于RLS数据,利用自建模型计算了CMC与PLA之间的平均结合位点数。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聚乳酸;相互作用;光谱   
      1435
      |
      1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556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张艺,郑雪菲,牛新星,张燕珠,肖善雄,林文璇,黄爱萍,池振国,许家瑞
      2010, 49(4): 71-76.
      摘要:以4,4'二氨基二苯硫醚(SDA)和联苯四酸酐(BPDA)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热酰亚胺化/化学酰亚胺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含硫醚结构联苯型聚酰亚胺。利用高级旋转流变仪在线跟踪反应进程,采用热失重分析仪研究反应条件对热酰亚胺化及化学酰亚胺化法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备高性能的聚酰亚胺建立有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采用小角激光光散射法、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接触角仪、DSC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硫醚结构的引入使聚合物的表面张力与铜箔相当,可有效改善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性能,其与铜箔之间的黏附功明显大于传统聚酰亚胺,在无胶挠性线路板应用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所获聚合物的绝对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8±1.1)×104  
      关键词:聚酰亚胺;硫醚结构;高级流变扩展仪;接触角;热稳定性   
      1556
      |
      1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6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魏美燕,邵长伦,,谭,倪,胡谷平,佘志刚,林永成
      2010, 49(4): 77-80.
      摘要:重新研究南海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386的次级代谢产物,运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 (1,2,3),3个环二肽类化合物 (4,5,6),2个甾醇类 (7,8)和1个结构新颖的生物碱化合物 (9)。其中化合物1个结构是通过乙酰化,水解等化学方法以及NMR、GC-MS等技术得以确定。化合物9的结构主要通过波谱方法得以确定的,尤其是2D NMR,最后有单晶X射线测定得以证实。  
      关键词: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神经酰胺;化学反应;penicillazine;X射线;结构鉴定   
      1449
      |
      13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8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仰晓莉,李凯凯,叶创兴,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宋晓虹
      2010, 49(4): 81-85.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提取了可可茶茶花和可可乌龙茶的挥发油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可可茶茶花和乌龙茶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中大根香叶烯D(53.97%)、α-金合欢烯(16.07%)、沉香螺醇(3.96%)、十三-2-炔-环丙酯(3.30%)、δ-杜松烯(3.22%)、β-荜澄茄油烯(1.96%)、异香橙烯(1.73%)、1,5-二甲基-8-(1-甲基)乙烯基-1,5-环癸二烯(1.61%)、古巴烯(1.55%)9种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七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11%。顶空固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乌龙茶挥发油成分中反-橙花叔醇(29.1%)、己酸叶醇酯(2256%)、4-乙酰基-3-乙烯酸乙酯(10.21%)、芳樟醇(6.17%)、紫苏烯(597%)、α-金合欢烯(3.54%)、反-叶绿醇(2.11%)、己酸己酯(1.87%)、(3Z)-3-辛酸丁酯(1.74%)9种物质含量最高,其中3种醇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7.38%,4种酯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6.38%,2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9.51%。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以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居多,可可乌龙茶挥发油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酯类,正是这三类化合物使得可可乌龙茶具有花香的气味。  
      关键词:可可茶;花香;乌龙茶;挥发油;气-质联用   
      1546
      |
      1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2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吴,婕,李,楠,陈,智,余世孝
      2010, 49(4): 86-92.
      摘要: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固碳;释氧;城市植被;深圳特区   
      1410
      |
      13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52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陈锋菊,刘元东,高,健,孙远东
      2010, 49(4): 93-98.
      摘要:采用同源建模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的核糖-5-磷酸异构酶(rpi 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三维分子结构模型。将结构模型进行绑定位点搜索并与底物核糖-5-磷酸(R5P)进行柔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R5P被招募到A.ferrooxidans〖WTBZ〗的RpiA的活性位点并随后被激活;残基Asp81, Thr31, Lys121, Ser30, Glu103, Asp84, Lys94, Asp118, Lys7, Gly97, Gly29, Gly95, Thr28 和H2O对底物绑定或催化起重要作用,其中,Gly97, Gly29, Gly95和Thr28是新识别的残基,它们在其他生物体的RpiA中相当保守但未被发现。  
      关键词: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核糖-5-磷酸异构酶;结构模型;分子对接;核糖-5-磷酸   
      1684
      |
      1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40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吴莉芳,秦贵信,孙泽威,王洪鹤,张东鸣,孙,玲,朱,丹
      2010, 49(4): 99-105.
      摘要:以初始体质量(22.40±0.30)g的健康埃及胡子鲇Clarias lazera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40%)等能(15.8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消化酶活力及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埃及胡子鲇胃蛋白酶活力去皮豆粕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45%和60%时,后肠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埃及胡子鲇的胃、肝胰脏、前肠和中肠淀粉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对埃及胡子鲇的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肠道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45%和60%时,埃及胡子鲇的中肠和后肠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被破坏,部分肠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与固有层分离,固有层结缔组织疏松,固有层变宽,肠长、肠体指数、肠长指数、肠道皱襞高度显著下降(P<0.05)。  
      关键词:埃及胡子鲇;去皮豆粕;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肠道组织   
      1582
      |
      15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459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周,荣,任吉君,王,艳
      2010, 49(4): 106-110.
      摘要: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芸薹属21个品种根POD同工酶和PPO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并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小白菜、菜心、油菜、壬生菜、京水菜、芜菁属于芸薹种下的亚种或变种,结球甘蓝、紫甘蓝、抱子甘蓝、羽衣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紫花菜、苤蓝、芥蓝属于甘蓝种下的亚种或变种,雪里蕻、结球芥菜属于芥菜种下的变种。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芸薹属三大类蔬菜的亲缘关系,并确定了特征指纹图谱。  
      关键词:芸薹属;同工酶;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1567
      |
      12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37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赵,玲,郑哲民,黄,原,张,陵,杨
      2010, 49(4): 111-117.
      摘要:使用线粒体基因COI,COII,Cytb分析并建立中国斑腿蝗科部分种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其中对7个新种(Apalacris eminifronta,Caryanda pseudodentata, Caryanda bannaensis, Caryanda ruiliensis,Longchuanacris fui, Longchuanacris xiaoheishanensis, Podismodes dabieshanensis)的归属从分子角度也做了讨论。本研究将实验所获得的56条序列与NCBI中所收录的斑腿蝗科序列进行联合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推论等系统分析方法并综合P距离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龙川蝗属Longchuanaceis Zheng et Fu划归卵翅蝗亚科Caryandinae;②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云秃蝗属Yunnanacris Chang均为华秃蝗属 Podismodes Ramme 的同物异名;③不支持Storozhenko将豫蝗属Yupodisma Zhang et Xia并入安秃蝗属Anapodisma DovnarZapolskii,从本研究所建的系统发育树来看,豫蝗属仍应作为秃蝗亚科Podisminae的一个独立属;④前人利用形态特征鉴定的七个新种与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一致,新种独立有效。  
      关键词:斑腿蝗科;线粒体基因;COI;COII;Cytb;分子系统学   
      1592
      |
      13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39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于方明,周小勇,何尔凯,张,涛,应蓉蓉,李清飞,仇荣亮,
      2010, 49(4): 118-124.
      摘要:通过营养液培养并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分析了Cd对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Franch.叶片和根系中Zn的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Cd的添加不会抑制圆锥南芥的生长及对Zn的吸收。Zn在圆锥南芥中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叶片中乙醇、水、NaCl、HAc提取态Zn分配比例较均匀;根系中主要以乙醇提取态和NaCl提取态为主,HAc与HCl提取态Zn的绝对含量与所占的百分比均较低,表明圆锥南芥中的Zn主要以无机酸盐以及氨基酸盐存在。对圆锥南芥Zn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叶片和根系中的Zn主要贮存于细胞壁中其次为细胞核,两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83.5%和42.7%~87.3%,且Cd的添加提高了细胞壁中Zn的比例,促进了Zn向细胞壁中的转移。但Cd的添加对Zn的化学形态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圆锥南芥;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锌   
      1525
      |
      18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53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任,杰,曾学智,吴超羽,莫文渊,韦,惺
      2010, 49(4): 125-128.
      摘要:根据现代地形图的等高线与大量测年钻孔资料,考虑珠江三角洲的地貌格局、海平面变化、沉积压实、构造沉降等影响因素,对6 000 aBP海侵盛期古珠江河口湾的岸线进行了重建;同时,利用修订的古水深计算公式和kriging插值方法,恢复这一时期的古珠江河口湾水下地形。论文讨论了影响岸线与水深重建的局部地形变化、山麓入水坡度、上游河床坡降等诸多误差因素。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特殊的地形结构是古珠江河口湾岸线与水下地形合理重建的基础,重建后的地形分为内、外河口湾两部分,内湾岛丘众多,周缘水深相对较浅,分布有数条古西、北江切割深槽;外湾等深线大致与岸线平行。  
      关键词:古珠江河口湾;岸线;水下地形;长周期模型   
      1473
      |
      1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7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朱金格,,包,芸,胡维平,刘秋海
      2010, 49(4): 129-133.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发生的河道采沙、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对河网区河床形态的自然演变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河网区水动力产生相应的调整。根据平原感潮河网水力特性建立一维河网模型,并对50年代和90年代珠江河网区水动力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结合数值试验探讨了珠江河网水动力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河床形态变化导致西、北江干流洪季水位及水位梯度较50年代明显下降,西江水位梯度由7.2 cm/km下降至4.1 cm/km,北江水位梯度的下降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其中三水至三围由9.3 cm/km降至5.0 cm/km,而三围至口门变化不大,两个年代分别为4.9和4.8 cm/km,北江干流平均水位梯度由7.1 cm/km下降至4.9 cm/km。两个年代枯季水位梯度变化不明显,不同区域日均水位有升有降。数值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地形变化导致各主要节点分流比也产生不同程度调整,三水-马口、天河-南华等地形变化显著的区域分流比变化较大。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河网;水动力;人类活动   
      1494
      |
      1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57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林爱兰,李春晖,郑,彬,谷德军,梁建茵
      2010, 49(4): 134-138.
      摘要:利用1958-2000年NCEP/ NCAR 再分析日平均资料、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常规地面观测日降水资料,从气候平均角度诊断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和撤退前后大气结构特征及其与南亚季风的差异,探讨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① 季节转换期间南海地区大气热力结构、动力结构的配置具有与孟加拉湾和南亚地区明显不同的特征,大气低层(850 hPa以下)温度梯度的逆转(由负变正)发生在西南季风爆发之后。② 850hPa西风建立在南海大气低层(850 hPa以下)经向温度梯度为弱负值的时候,是受热成风约束的结果。③ 季节转换期间南海地区大气热力结构、动力结构的配置具有独特性,是由于东亚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受来源于中纬度冷空气影响的缘故。④ 随着华南降水强度加强,对流释放潜热加热了中高层大气,有利于南海经向温度梯度的逆转,从而在热成风关系约束下使高层南亚高压的北移,因此华南前汛期第一阶段锋面降水是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南海夏季风;爆发和撤退;大气结构特征;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   
      1689
      |
      15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55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林凯荣,,陈晓宏,江,涛
      2010, 49(4): 139-143.
      摘要:以汉中流域为例,引进BetaPERT分布来描述模型参数的分布,结合蒙特卡罗模拟试验来研究TOPMODEL模型参数分布特征对水文模拟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数分布特征对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参数变差系数从7.6%变化到37.8%,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区间在增大,尤其是参数变差系数从7.6%变化到15.1%,之后变化趋于缓慢;当偏态系数为0.61时,得到的模拟结果的不确定区间最大;参数分布特征的变化对信度水平为5%的不确定度的上边界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下边界的影响则较小。  
      关键词:BetaPERT分布;水文模型;参数分布;不确定性   
      1812
      |
      15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51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研究简报

    • 李松华
      2010, 49(4): 144-146.
      摘要:利用一类三角小波作为基函数Galerkin方法, 将一类高阶奇异积分方程离散化, 得到的刚度矩阵是一个对称循环矩阵, 并由此获得了一个基于FFT和IFFT的快速算法。 该算法不但不需要计算刚度矩阵的值, 而且还避免了求广义逆矩阵所带来的麻烦。 数值算例表明: 当积分方程的真实解几乎具有奇性时, 该数值方法仍然十分有效。  
      关键词:高阶奇异积分方程;三角小波;矩阵分解;FFT   
      1362
      |
      1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9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张翠仙,彭光天,何细新,林朝展,熊天琴,赵钟祥,祝晨蔯
      2010, 49(4): 147-149.
      摘要:首次对广东九节属植物Psychotri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从其甲醇总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解部分,通过硅胶柱层析得到四个多酚类成分。应用物理常数对照和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结构研究,确定其为:11O丁香酰矮地茶素(1)、岩白菜素(2)、没食子酸(3)和没食子酸甲酯(4)。化合物1,2,3,4均首次在此属植物中发现。  
      关键词:Psychotria sp.;化学成分;结构分析   
      1784
      |
      10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250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 王,军,马文哲,汪夕芳,周少耿,陈文礼,何锦华,赖小敏,林永成
      2010, 49(4): 150-152.
      摘要:红树林内生真菌是一种新的天然产物资源。采用色谱技术对分自海南半生红树林植物蕨类的内生镰刀菌Fusarium sp.ZSUH85(LK)菌体进行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的蒽醌ZSUH85A(A),安息香酸异戊烯酯(B)和壬二酸(C)。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蒽醌;化学结构   
      1585
      |
      1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36149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11
    0